老油条客户和你聊贷款的事儿,会神神秘秘的告诉你,到银行去贷款,付出的成本不能光考虑贷款利息,还有一些固定的费用要考虑进去,车马费就不说了,还需要和信贷员表示表示。 往前数几年,金融机构还比公厕少的时候,老油条客户和你说的悄悄话,大部分是真的。贷款资源有限,信贷员也掌握着一些权力,再加上社会风气不良,给信贷员表示表示,就像给信贷员递根烟一样自然且约定俗成。后来一些有远见的领导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风俗,如果让客户不花这些额外的成本行不行? 细分析当中的利害关系,客户用更少的成本贷上了款,还不用操那么多的心来讨好信贷员,这种“物美价廉”的贷款肯定大有销路,贷款客户自然也会对这种雷锋式的公司伸大拇指。唯一受制的好像就是信贷员,没额外收入了,信贷员也干的像个热情的服务员。但这个并没有打消领导整顿风气的决心,因为公司有了客户的支持,也有了美誉度,信贷员就能享受到公司业务快速发展的红利,就能问心无愧的“站着”把钱挣了。因此即使信贷员再有情绪,再短视,领导也严格要求信贷员在业务办理当中的一些行为,过了一段时间的苦日子之后,信贷员的待遇还真就越来越好,不比之前挣得少。 信贷员在业务办理中,不能有公司不允许的小动作,这些小动作一不能增加客户的额外负担,二不能损害公司名誉。信贷员大多年轻,碰上江湖经验丰富的老油条客户,酒色财气任何一点都能腐蚀信贷员。单位也担心被信贷员拆台,但信贷员的世故正直是需要时间历练的,而且还得看信贷员的资质。为了不让客户轻易得逞,就从实用角度,具体限定了信贷员的禁止性行为,就是不能“吃拿卡要”客户,这简短的四个字通俗易懂,而且意义深刻。 聪明的客户会请信贷员吃饭,因为这是求人办事儿嘛,实在的客户也会请信贷员吃饭,因为觉得这是好人好事儿嘛,不管哪种客户,基于啥考虑,客观上都造成了贷款利率名不副实的 结果,就好像市场上质量不好的便宜货,价格低,但隐形开支大,慢慢就没了销路,所以公司要求信贷员坚决不能给客户添加负担。 拿和要这两个描述很有画面感,这面是信贷员的面不改色,那面是客户心中的一万个不愿意,这面是信贷员的飞扬跋扈,那面是客户心中的一万个不满意。拿和要这两个行为,被严格禁止,公司也有从提高客户满意度的角度考虑,毕竟以年轻信贷员的情商,客户到底愿意不愿意,真是难以判断。所以严格要求信贷员,不能给公司抹黑。 卡的意思是信贷员不能公报私仇,客户没哄信贷员开心了,信贷员就要按规定办。但真要做到“卡”这个程度,还真是技术活,信贷员不但要熟知规章制度,还得了解客户情况,心中有再多小九九,还得给人一种义正言辞的印象。能做到这个份上的信贷员,那也是老油条。所以,公司严格要求信贷员热情主动,提高自身素养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