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一经发放,其使用权便转移到借款人手中,成为借款人经营发展的资本。然而,任何经营均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,在影响借款人投资收益的同时,也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。因此,信贷员应加强贷后管理,密切关注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及信贷资金的使用情况,防止贷款逾期,确保贷款本息安全回收。 贷后监控是与贷前调查、贷中审查相并列的重要风险控制环节之一。建立贷款风险预警机制,落实贷后跟踪检查与监督,做到日常防范、控制与集中检查相结合,是保证贷款按时回收的关键。一、信贷员的日常贷后监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: 1. 客户经营情况 ——贷款用途是否落实? ——客户的业务组织、运作方式是否有了变化? ——所有权/管理是否有了变化? ——客户的业务重点是否有了变化? ——供应商/客户群是否有了变化? ——总资产及股本是否发生变化? ——资产负债表的结构是否发生变化? ——资产负债表里是否有无法解释的增长? ——损益表是否发生变化?如果发生变化,变化是怎样的? ——营业额,利润率,常规经营成本是否发生变化? ——利润用在何处?用于再次投资?是否在资产负债表里得到体现? 2. 客户家庭情况 ——客户的物质生活是否有了变化? ——客户是否有之前调查时未发现的不良嗜好? ——客户家庭关系是否发生变化? 3. 担保人情况 ——担保人的收入状况是否有变化? ——担保人与客户之间关系是否发生变化? 二、贷后监控的重点 对于不同的行业,监控的重点有所不同。对于生产加工型行业,主要考察:销售市场的稳定性;工人的开工率,库存的合理性;货款回笼及时性和产品质量状况。对于商贸服务型行业,主要考察:客户流量,销售状况,商品的进货频率,商品成本、固定费用支出有无重大变化。 三、贷后监控方式 监控方式主要分标准监控和非标准监控。一般情况下,日常贷后监控主要是标准监控。当借款人或贷款出现风险预警信号或出现明显的风险事实时,则对贷款进行非标准监控。对于微信贷款的贷后监控,一般是首次还款前实地拜访客户,之后以定期电话联系为主。此外,当信贷员路过客户营业场所时,可以在不打扰客户的前提下,有意识地对客户及其生意进行观察,确认其经营正常。若条件允许,信贷员也可以与客户做简短交流以便了解其业务发展状况。所有通过实地考察、电话询问和访谈等获取的重要信息都应该进行记录。
|